top of page
Writer's pictureDADI Mandarin

A must-read for teachers, students and parents! Regarding campus bullying, we must know these things

多啦a夢 截圖


師生家長必看!關於校園欺淩,這些知識我們一定要知道


學會與人交往是人生中的重要課題,青少年處於成長的關鍵階段,家長老師需要時刻關注。

孩子的身心發展哪些行為屬於校園欺淩?孩子遭遇了校園欺淩,我們要怎麼辦?保護“少年的你”這些我們都要瞭解。


一.以下行為都屬於校園欺淩


學生之間,在年齡、身體或者人數上佔優勢的一方蓄意或者惡意對另一方實施下述行為,或者以其他方式欺壓、侮辱另一方,造成人身傷害、財產損害或者精神損失的,可以認定為構成欺淩。


毆打、腳踢、掌摑、抓咬、推撞、拉扯等侵犯身體或者恐嚇威脅的行為。


以辱罵、譏諷、嘲弄、挖苦、起侮辱性綽號等方式侵犯人格尊嚴的行為。


搶奪、強拿硬要或者故意毀壞他人財物。


惡意排斥、恐嚇、威脅、逼迫、孤立他人,影響他人參加學校活動或者社會交往。


通過網路或者其他資訊傳播方式捏造事實誹謗他人、散佈謠言或者錯誤資訊詆毀他人、惡意傳播他人隱私。


二.出現這些情況-孩子可能正遭受欺淩


突然不想上學原本並不排斥學校的孩子突然表現出不願上學的傾向,可能是學校裏出現了一些令孩子煩惱、不願面對和處理的事情。

無端情緒變化

孩子放學回家悶悶不樂,有厭學的念頭,原本活潑開朗的孩子突然變得陰晴不定,可能是學校有什麼事情影響著他。


抱怨有同學針對他

這是孩子尋求幫助的信號。家長可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教孩子試著緩解這種情況,並在一定時間內加以詢問,或者把同學請到家裏來玩,不經意地聊聊天。

身上出現傷痕

孩子放學回家全身髒兮兮,身上還有傷痕,一看就是打鬥造成的,但孩子一口咬定是自己不小心傷到的。千萬不能忽視。


行為異常

如果孩子情緒特別不穩定,一點小事就能引起很激烈的反應,如特別粘人、拒絕去學校、非常膽小怕人甚至有自我傷害傾向等,建議家長去學校瞭解情況。

睡眠出現問題

失眠、噩夢、尿床等問題也是孩子遭受校園欺淩的表現之一。


三.發生校園欺淩我們應該怎麼做


孩子遭遇校園欺淩怎麼辦?


1.保持鎮定。

2.求救,向路人呼救求助,採用異常動作引起周圍人注意。

3.人身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。試著通過警示性的語言擊退對方,或者通過有策略的談話和借助環境來使自己擺脫困境。但是不要去

激怒對方。

4.在學校不主動與同學發生衝突,一旦發生及時找老師解決。

5.不管遭遇了怎樣的恐嚇,都要告訴家長,不要自己承受身體和心理上的創傷。


孩子遭遇欺淩,家長該怎麼做?


1.教會孩子自尊自愛和自我保護。

有些家長平時要求孩子一味順從,打壓孩子的自尊,這樣容易導致孩子在學校成為被欺負的對象,如果事態超出孩子的應對能力,家長應採取行動,與學校和老師進行溝通。


2.鼓勵孩子建立有益的人際關係。

孤僻、不合群、人際交往能力差的孩子更容易遭受校園欺淩。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和同伴建立善意、支持性的人際關係能力,這對校園欺淩的影響能產生緩衝作用。


3.冷靜,最重要的是孩子。

當孩子講述欺凌發生的情形時,請保持冷靜,很好地傾聽並作出回應,讓孩子知道這個情況是完全可以控制的。無論發生什麼樣的事情,父母都會站在他這一邊,支持他。


4.共情,先別追問過多細節。

不要一味安慰孩子不要和同學計較,這可能讓孩子誤以為遭受欺淩是因為自身的問題,讓他陷入更深的痛苦與自責。對孩子表達共情,向孩子傳遞這樣的信號:他所描述的事情並不是成長過程中的“常態”,你對於他所遭受的對待非常痛心。


5.接納,父母絕不拋棄你。

孩子遭受欺淩後容易出現極端情緒,如對於人際關係異常抗拒,不願意上學等,這個時候家長要寬容對待,因為孩子可能處於應激狀態,不要對他產生二度傷害。


6.安撫,先平復孩子的情緒。

孩子在極度沒有安全感時更看重別人的關心,越早把情緒處理好,對孩子的傷害和日後的影響才能越小,這比起解決事情本身更重要。


7.感謝,你肯將事情講出來,很勇敢。

告訴孩子很感謝他有勇氣告訴你這件事,同時向他說明,只有他願意談到這個事情,爸媽才有機會可以幫助他。比較有效的一種表達方式是:我知道你需要很大勇氣告訴我這些,儘管這麼艱難,你卻依然願意告訴我,謝謝你的信任。


發生校園欺凌,學校該怎麼做?


1.救助為主:對於校園欺淩受害者,校方應立即組織醫療救助、心理干預、司法協助等。

2.適度懲戒:對校園欺淩的加害者,校方一定要通報其家長,給予嚴肅批評教育,絕不姑息,總體原則是確保教育挽救的宗旨,在法律的範圍之內予以適當懲處。

3.快速反應:學校要及時關注學生動態,立刻開展救助工作,合理處置欺淩事件。

4.低調彌補:在處置過程中,校方要從受害人角度出發,多關注受害孩子、家長的利益,保護未成年人隱私,客觀回應社會關切。


四.預防“校園欺淩” - 應做到“三不”


不做受害者

1.不攜帶較多的錢和手機等貴重物品,不公開顯露自己的財物。

2.前往廁所、樓道拐角或者學校附近巷子等校園欺淩多發地時儘量結伴而行。

3.與同學友好相處,寬容、理性、平和解決矛盾,不採用過激方式。

4.提升自我防護意識和防護能力,平時加強身體素質訓練,以便在危險的時刻進行自保。

不做欺淩者

故意毆打他人、暴力侮辱他人、暴力索取他人財物、故意非法傷害他人的行為有可能構成我國刑法中的尋釁滋事罪、強制侮辱罪、搶劫罪、故意傷害罪等。

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觀者

1.拒絕煽風點火,拒絕成為欺淩者的“幫兇”。

2.拒絕當事不關己的旁觀者,適當對被欺淩者表達同情和關心。

3.在能力範圍內施以援手,幫助被欺淩者。

4.及時向老師、家長報告,甚至報警。


香港處理校園欺凌的方式


• 校園欺凌的不良影響:根據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("經合組織")的資料,校園欺凌是系統性的權力濫用(systematic abuse of power),涉及在學校環境中較強勢的一方對較弱勢的一方的"重複欺壓"。校園欺凌可以不同形式發生於學生甚至師生之間,例如身體、言語及網絡等欺凌。 校園欺凌"對欺凌者和受害者同樣會造成嚴重後果",因為兩者均易出現自尊感較低、學業成績較差的情況,亦會出現抑鬰及焦慮等徵狀,而該等情緒及行為問題或會持續至成年。

• 本地校園欺凌的嚴重程度:由於本地學校無須向教育局呈報所有校園欺凌個案,因此行政系統並無這方面的統計數據。根據學校每年向教育局呈交的訓育及輔導("訓導")個案,在2013-2014至2017-2018學年期間,該等訓導個案中涉及欺凌的學生數目下跌20%至約200名學生,當中又以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較易成為受害者。然而,有意見質疑這些數字可能低估了校園欺凌的嚴重程度。由於欺凌事件可能有損校譽,學校管理層傾向淡化事件涉及校園欺凌的成份,指稱有關事件只是學生之間的"嬉戲"。

• 經合組織透過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("評估計劃")(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)進行的學生自我報告調查,可作為另一項指標,用來反映本地校園欺凌的嚴重程度。評估計劃測試的方法是在全港138間中學隨機挑選約5 000名年齡為15歲的本地學生,要求他們填寫有關身心健康狀況的問卷,當中包括回答是否曾受校園欺凌的問題。根據調查結果,32%的香港學生表示在1個月內遭受至少數次欺凌,較經合組織33個成員國的平均比率19%高出約近一倍。在該項排名調查的54個受訪地區中,香港的校園欺凌情況亦最為嚴重。有論者亦認為,校園欺凌是香港一個嚴重的"隱蔽"問題,部分原因是沉重的學習壓力忽略了問題的存在,以及學校管理層對欺凌的性質和影響認識不足。

• 現行的反校園欺凌政策:教育局重申對校園欺凌的"零容忍"立場,並發布3套名為"和諧校園齊創建"的資源套,以處理和預防校園欺凌行為。

抵制校園欺凌,

讓每個孩子都沐浴在法治的陽光下。

告訴孩子們,

既不要做施暴者,

也不要做受害者。

讓我們共同努力

對校園欺凌說不!

コメント


bottom of page